5/17/2010

抑鬱的城市異鄉人--The National "High Violet"

喜歡了The National幾年,看他們的知名度從小眾間的口耳相傳擴張到到紐約時報的專文簡介,令人欣喜不已,不過讀者意見卻好壞參半,我想他們的音樂依舊不適合hype,太反高潮、太荒蕪。在"Boxer"得到廣大迴響之後,樂團在創作新輯時必定感受了莫大的壓力,原先打算寫流行歌曲,最後的成品卻比"Boxer"還要晦暗。

自成團以來,The National的創作主題一直都很類似,常寫出身鄉鎮,成人後以大都會為活動中心的白人中產階級男性對生活型態的不安和對價值觀的迷惘,而這樣的情景能用如此多的方式來描繪,正是藝術迷人之處。
能夠受邀我很高興
因為有個離開城市的理由
妳在屋內看著電視上的人群
生在紐約,死在紐約,對我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
我寧願把心思寄託在軍隊上
那是我唯一能想到,令人激動的事情
親朋好友有人正在異國的軍中
不過要殺死像我這樣的大學畢業生,不會是一般的戰爭
--The National "Lemonworld"

"High Violet"發行前眾所期待,推出後也得到不少好評。雖然他們的專輯都需要耐心細品,我還是覺得前作"Boxer"和"Alligator"略為出色一些,也許是編曲的問題。之前The National吸引我的理由之一是他們音樂中壓抑、內斂的爆點和鼓手Bryan Devendorf格外響亮的鼓聲,這張專輯除了"Bloodbuzz Ohio"的鼓比較突出外,其他歌的鼓聲似乎都調小了。另外,在"Terrible Love"的現場版發佈時,那強力襲來的感動聽過就難以忘懷,不過專輯版本錄成了lo-fi風格,反而有點不太適應。如同"Terrible Love",有些歌曲個人認為可能不要處理得那麼迷濛會好些。

值得稱道的是,"High Violet"的整體感非常好,從頭到尾都是相似的情緒,只要一開始播放專輯,就表示自己進入了The National音樂裡黯淡無光的都市叢林,一棟棟的大廈是靜止不動的巨獸,隨時都可能在盛怒時吞下你,但那是每日的工作場所,要苟活也沒有其他的地方可去,或者是,還抱持著想留下的執念。

6 意見:

oddness 提到...

昨天拿到CD了,薄薄的一張卻收納了令人沉溺的語調。我跑步都在聽這張專輯。我覺得The National的團員很有趣,他們可能低調慣了,看他們網路上的現場表演他們表現得都很害羞,不過Matt有時會失控呈現躁鬱症發作貌。我聽他們的音樂呈現一種重視旋律大過歌詞的現象,這張專輯我每首都很喜歡,Bloodbuzz Ohio我可以反覆聽10來遍都不膩的一首,即便他們很喜歡玩同樣旋律繞呀繞的重複,但是就是很迷人,而就是他們的調性。

ps.我最近還喜歡上了Broken Bells的音樂。

German 提到...

寫的真好,我也覺得比起來Boxer更好,
幾乎每天都要聽一遍,
尤其喜歡Racing Like a Pro,Ada,Gospel連著一起聽,
感傷溫暖而弦樂激盪的三部曲阿!

Jenson 提到...

"出身鄉鎮,成人後以大都會為活動中心的白人中產階級男性對生活型態的不安和對價值觀的迷惘" 這段真是寫進我的心坎裡,很棒的短評!

Debby 提到...

@oddness
我也覺得他們現場表演的時候看起來好像出神了,不愧是延續了後龐克的風骨,可能平常真的是很壓抑吧。

Broken Bells我最近也有聽 :)

@German
你的短評也很精準呀!聽後面三首歌真的會跌入一種只有聽The National才會有的獨特情緒。

@Jenson
我想,像我們這樣離開家鄉來台北的人,對一些字句都會特別有感觸吧。"Little Faith"裡面的"Stuck in New York/And the rain's coming down/Still in line for the vanity fair",我讀到的時候只能驚呼。

Fuse 提到...

個人覺得 Matt 在現場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他閉著眼睛, 一隻手拿著麥克風, 一隻手夾在拿麥克風手臂的後面, 然後一邊跟著鼓聲踢著腳 歇斯底里的吼著..."I'm Mr November, I'm Mr November, I won't fuck us over..." 是躁鬱症嗎? 是壓抑嗎? 可能都是, 可是很能帶動現場的氣氛

好想再去看一次他們的現場呀...

Debby 提到...

我也好想看喔,希望真的可以來台灣。看他們的現場影片,聽到"Alligator"的歌都會莫名悸動。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