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2010

R.E.M.--"Murmur"

我老是喜愛不合時宜的音樂。

多年前就在聽R.E.M.,不過大多是九零年代以後的作品,"Automatic for the People"這張專輯甚至是我的荒島唱片,雖然R.E.M.是搖滾樂另翼思潮的推手之一,如果略過始終晦澀的歌詞,九零年代R.E.M.的一些歌曲聽起來幾乎是清新的,讓人想起童年時家附近的大片綠地,野草隨風搖曳。

直到這幾年我才開始接觸八零年代的R.E.M.,才知道那之前可能因粗糙生硬而卻步的聲音竟然飽含了豐富的意義;他們的首張專輯"Murmur"讓我深深著迷,這張唱片曾獲選滾石雜誌1983年最佳專輯,打敗了在銷量上大勝的The Police的"Synchronicity"和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而成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樂團堅持做自己。當時簽下R.E.M.的I.R.S.唱片公司原本找了赫赫有名的Stephen Hague(New Order "True Faith"和"1963"、Pet Shop Boys的"Please"專輯等的推手)來製作專輯,還擅自在樂團的"Catapult"一曲中加入鍵盤,為了表示對唱片公司決定的不滿並證明自己是對的,R.E.M.和製作他們前一支EP"Chronic Town"的Mitch Easter又重新錄了"Pilgrimage"這首歌,唱片公司聽了成品才讓步,答應由Mitch Easter擔任製作人。

我熱愛合成器,不過還是慶幸"Murmur"沒有變成另一張新浪潮電子專輯,它沒有動人心弦的吉他riff、也沒有感人肺腑的橋段,也因此在二十多年後,它的聲音在八零年代中顯得那麼特異。

"Radio Free Europe"除了是R.E.M.的第一支單曲,也是確立樂團風格的重要之作,這首歌只要聽過就很難忘記,樂團的四個成員在歌曲擁有同樣的表現份量,創造出一種規律的聲音;而歌詞則模糊不清,主唱Michael Stipe的歌聲彷彿也是背景音樂的一部份。歌詞即使細讀也很難全然理解,其中包含了未經邏輯梳理、夾帶著文學意象的思緒,但又有著ㄧ些對社會、信仰和生活的感懷或批判,如果喜歡解讀模糊的意義、喜歡詩歌或玩賞語言文字形式,應該會從"Murmur"中得到很多滋潤。

R.E.M. - "Radio Free Europe"


音樂上,"Murmur"聽起來也很特別,"Perfect Circle"、"Talk About the Passion"、"Shaking Through"、"We Walk"等歌曲可以聽出R.E.M.在變成我們熟悉的聲音之前的雛型;有不少歌曲又在既有的搖滾歌曲架構下出現一些令人驚喜的元素。"Pilgrimage"以繚繞的回音開始進入主歌,在歌曲後段出現一小段美妙的結構變化;"Moral Kiosk"雖然用的是一般的搖滾樂器,編曲和旋律讓它聽起來像來自另一個世界;"9-9"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首,前奏和間奏有一點後搖的感覺,副歌則像是隨意哼出的呢喃。

"9-9"


"Murmur"帶出了一波美國另類音樂的旋風,而在一片「另類」之聲中,我相信它還是鶴立雞群的那一張唱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