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09

劫後餘生--Depeche Mode的"Ultra"

別說妳想要我
別說妳需要我
別說妳愛我
我都知道

別說妳沒有我
也會快樂
我知道妳不會
因為這樣不對
--Depeche Mode "It's No Good"
夜之姐妹
當慾念降臨時
妳的身體是火焰
在沒有盡頭的地獄
永恆之火
以慾望之名燃燒
--Depeche Mode "Sister of Night"
這現象無法抓握
無法探究理解
是隱藏的法則

就像蘋果落地
命運召喚我
跟隨妳
--Depeche Mode "The Bottom Line"
自從上次寫DM專輯文章,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將近一年,潛意識裡說不定是在逃避,因為我找不到方式描述樂團在1994年到1997年之間經歷的事情。各處已經存在太多太多的紀錄,死而復生的Dave在2000年以前也不斷談起自己的經歷,彷彿必須一再提醒別人他仍在呼吸。

在"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的巡迴演唱會(The Devotional TourExotic Tour)時,樂團成員彼此的關係已降到冰點,在1994年巡迴結束後,每個人都已身心俱疲。1995年6月,Alan因為無法忍受長期為DM付出卻得不到應有的對待而離團,但酗酒的Martin、精神崩潰的Andy和依賴毒品的Dave都沒有阻攔他。Dave更是陷入了多次自殺未遂、戒毒失敗的惡性循環。

Martin於1995年到1996年間一直努力促成只剩三人的Depeche Mode進錄音室,但Dave的情況實在太糟,只錄完"Sister of Night"這首歌。在1996年5月28日,Dave因為吸毒過量,送醫時被判定死亡,在失去生命跡象兩分鐘後,他重新回到這個世界,至今未再碰毒品。

失去一名團員,又經歷大風大浪,樂團的未來令人憂心,但1997年的這一張"Ultra"是一張有魔力的專輯。

少了Alan投入,"Ultra"明顯少了很多細微的聲音效果,但對我來說,"Ultra"是Depeche Mode最富真實情感的作品,因為其中除了迫切,還有其他的DM專輯裡幾乎都沒有的—「同理心」。

DM的歌曲總是非常私人,講白一點就是自我中心,敘事者(可以假定是Martin嗎)幾乎只看得到自己。歌詞往往談的是「我」的感受,「我」希望妳如何,希望妳了解「我」,不過說歌詞自我中心,非但不是批評,而是一種特色。誰不自私呢?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只為別人著想,希望自己被了解,世界以自己想要的方式運轉,他人能聽見自己的想法。DM的歌詞完全寫出了這樣的感覺,非常貼近真實感受。

除了在"Construction Time Again"時期,樂團刻意地創作一些關懷世界的歌曲,他們的歌通常沒有什麼同理心,只有少數的歌,像"Little 15"和"Blasphemous Rumours"。

"Ultra"的歌詞論述與前作相比溫情許多,即使不脫黑暗元素,"The Love Thieves"、"Home"、"Sister of Night"、"Freestate"和"Insight"的歌詞都很賺人熱淚。溫情以外,"Barrel of a Gun"和"Useless"譜出樂團這段黑暗時期內心的痛苦掙扎與憤怒,"It's No Good"和"The Bottom Line"則是DM歌曲中常出現的,自以為是與低聲下氣兩種情人的對比。

專輯以"Barrel of a Gun"開場,激烈又充滿雜音,讓人以為"Ultra"和上一張專輯"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一樣搖滾;實則不然,從第二首歌"The Love Thieves"開始步調就慢了下來,其後的歌曲隨著音效出現頻率而略有強弱之分,但已經沒有像第一首那麼強烈的歌了。吉他在這張專輯裡扮演重要角色,不過和電子音樂融合在一起,並不顯得特別突出。Dave錄音前還特別上了唱歌課程,是DM音樂生涯裡頭一遭,但他的聲音此後似乎在錄音室裡發揮得最好,唱現場越來越糟...

"Barrel of a Gun"


"It's No Good"(很搞笑)


"Home"


"Useless"


"Ultra"是我第一張聆聽的DM專輯。雖然它有明顯缺點,譬如說無意義、為專輯歌曲數目灌水的純演奏曲("Uselink"、"The Jazz Thieves"、"Junior Painkiller")實在可以去掉,聽完整張專輯會覺得少了什麼,應該就是少了Alan,但無論它在我心中的還是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Tracklist:

1. "Barrel of a Gun" – 5:35

2. "The Love Thieves" – 6:34
非常動人的一首歌

3. "Home" – 5:42
Martin的個人經歷,據說他當時所謂的「家」是酒精,酒還會再麻痺他的神經好幾年,直到最近他才戒酒。他的歌聲和歌曲結尾的弦樂讓這首歌非常溫暖。

4. "It's No Good" – 5:58
我第二首聽到的DM歌曲,因此愛上DM。

5. "Uselink" – 2:21
無意義instrumental。

6. "Useless" – 5:12
歌詞很憤怒,但整首歌聽起來略嫌疲軟,這時候就忍不住會想,不知道Alan會怎麼處理?

7. "Sister of Night" – 6:04
Dave戒毒前唱的最後一首歌。

8. "Jazz Thieves" – 2:54
無意義instrumental。

9. "Freestate" – 6:44
沒有太大存在感的歌。

10. "The Bottom Line" – 4:26
Martin的第二首solo,有時候聽了會想落淚。

11. "Insight" – 6:26
很美麗的Dave/Martin合唱曲,副歌破壞了整首歌,但verse的部分極好。

12. "Junior Painkiller" – 2:11 (hidden track)
無意義instrumental。

1/06/2009

"This Is the One"--"I Am the Resurrection"

最近在英文報紙上看到的字彙,全都有往下、衰退的意思,如tumble, crumble, downturn, collapse, dive... 不勝枚舉。

2008年年尾的時候,Harold Pinter走了,後來Huntington也走了,那本《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我一直讀不完,Pinter的劇本必須回母校才能取得。
為什麼我會想要讀這些書呢?

在前幾期的破報看到這篇文章,不禁自慚形穢,我似乎真的會為了表明某種立場而在部落格上掛上貼紙,不管是樂生的或野草莓的,事實上什麼也沒做,比拿著鏡頭、搖著筆桿參與現場的人還不如。

現在努力想要成為足以搖著筆桿的人,我甚至不知道必須努力多久,而革命者應該永遠都當不成,我生來就不是會主動反抗的人,最多只有在思想上。

所以只能不斷聽著搖滾樂、讀書,想像那個自己會永遠錯過的狀態。

兩年前看過一本叫作《壁花先生》的書,書的細節已經忘了,現在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角和一群朋友坐在車上,聽著搖滾樂,主角一時有感而發,說道:「我看見了永恆(I see infinity.)」現在讓我有這樣感受的歌曲,我毫不猶豫會選擇The Stone Roses的"This Is the One"和"I Am the Resurrection",它們如此相配,組合起來形成一道明亮的光束,照亮心中最黑暗的角落。



「別白費唇舌,你的話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我才不管你要去哪裡,打算做什麼

我能復原,我是最亮的光芒
但我沒辦法如自己所願的那樣恨你」

1/01/2009

狂人皮埃洛 (Pierrot le fou)

原刊於清大夜貓子電影院




狂人皮埃洛 (Pierrot le fou / Crazy Pete)
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
1965|Color|France|110min

高達—新浪潮電影的中堅,他的作品是影史上著名的謎,就算不是解碼高手,也想一探謎題究竟多麼令人費解。

於是看電影的時候,像最仔細的蒐證人員一般,希望看出每一處場景、每一幅圖畫、每一段插曲、每一句台詞、每一次燈光變化的背後意義,但畫面卻不可思議的美麗,角色們充滿活力,緊緊抓住觀影者的心(而且還會與銀幕外的你我對話),不知不覺就看完了電影。

即使顛覆了傳統故事的敘事結構,在這場觀影經驗裡,其實能發現的東西很多很多。Ferdinand心不甘情不願和妻子去參加派對,你可能和他一樣對派對上客人受消費主義洗腦的行徑感到乏味不已;Ferdinand和Marianne這對舊情人一重逢就成了亡命鴛鴦,各種逃難的方法惹你發笑;你可能對影片裡不時抨擊的越戰和阿爾及利亞戰爭心有所感;你可能為Ferdinand從書中讀出的美麗詞句動容;你可能想和Marianne一樣任性地把Ferdinand叫做Pierrot,雖然Ferdinand不太高興;Ferdinand和Marianne因為生活方式不同漸漸無法溝通,讓你心碎... 當有無數元素可以自由詮釋,每一次看電影都可能產生新的想法,而這也是導演高達希望透過作品達到的。

另外,本片在高達的電影作品中具有重要代表性。飾演本片女主角的女演員Anna Karina和他合作了《女人就是女人》(Une femme est une femme)、《賴活》(Vivre sa vie: Film en douze tableaux)、《阿爾伐城》(Alphaville, une e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等多部電影,在拍攝《狂人皮埃洛》時兩人婚姻瀕臨破裂,愛情挫敗和男女之間的差異在本片顯得格外深刻。電影中浪漫戀情的結束,除了反映當時現實生活的情況,也暗喻了傳統電影的死亡,他個人預備改造電影的哲學,已銳不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