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07

070729--Formoz Festival

下午三點半,濁水溪公社開唱了;和一群不認識的樂迷等著鐵門打開,是滿特別的經歷;有些人手上的是黃色手環,所以昨天已經是他們在音樂祭的第三天,不知道感受如何?

對濁水溪公社(一個台灣樂團)沒有特別的好感,也不討厭;擠到前面的聽眾十分熱情,我在大約中間偏前面的地方,感受當場的氣氛。奇裝異服的主唱,戴著一頂類似採茶婦人的草帽,穿著一件粉紅色罩衫(裡面應該還有一件,但我沒仔細看),和牛仔短褲;歌曲以閩南語歌居多,「台味」十足。表演中兩度灑水,不過我站的不夠前面,就沒被噴到。
下一個是1976,斷斷續續聽了他們兩張專輯(「方向感」和「耳機裡的新浪潮」),其實還滿喜歡的,就往前面鑽。果然在靠近舞台的地方,情緒會比較high;我記不清開場曲是哪一首了,不過馬上帶起了氣氛。後來他們陸續唱了「摩登少年」、「80年代」、「告別青春期」'「方向感」、「單純複雜」(因為我只認得出這些^^|||),最high的一首應該是「愛的鼓勵」,副歌大家都跟著一起唱,而且中間也會真的「愛的鼓勵」唷。
(Edit:這次就有被噴到水了)

(我偷錄的一點點「方向感」)

忘記說,在中山足球場的是「道」舞台,野台總共有九個舞台,下一個在同一個地方表演的是一個日本團叫做Quruli,中間有一個小時左右的間隔;當下我已經有些疲倦,天氣熱,想必看起來很狼狽吧,就席地而坐發起呆來,一直到Quruli開唱了,我才驚醒過來。

Quruli的歌一開始很悅耳,頗有indie-pop的感覺,除了一般搖滾團的編制(吉他、bass、鼓、keyboard),他們還有兩男一女,在旁邊伴舞和合音,看起來很逗趣。中間他們唱的歌稍微激烈了一些,有一般日本搖滾那種嘶吼的味道(不過我日本歌聽的很少,所以不知道怎麼描述)。主唱很可愛,從頭到尾英文夾雜少數中文,還說他吃了臭豆腐云云。

Quruli結束後,就和朋友到兒童育樂中心那邊的會場等待後面的演出。第一次到兒童育樂中心,原本的設施,配上大小不一個搖滾樂表演舞台,加上昨晚的涼風(人多就不涼了>"<)和明月,別有一番感受。 Yndi Halda在山舞台表演,這是我第一次聽後搖滾的樂團現場,心裡很期待。他們紮實地演奏完專輯裡的三首歌:由小提琴、吉他、bass、鼓、鋼琴組合成時而細膩、時而猛烈的美麗樂曲。大螢幕上提琴手拉著琴,舞台燈光照在他臉上,凸顯了認真專注的眼神,他身後還有一輪美麗的月亮,這個畫面應該會讓我永難忘懷。第一首歌"Dash and Blast"真的很棒,特別是所有樂器聲響相疊,創造出巨大音牆的時刻。到第二、三首歌,也許是我耳朵累了,反而比較喜歡原本CD版的感覺,高潮迭起的地方,還是很震撼。

OK Go是下一個目標,「翻山越領」到了風舞台,選了一個離舞台不近,但地勢比較高的位置,可以比較容易看到舞台。OK Go的表演,從頭到尾全無冷場,觀眾們好像進入了一個戶外的嘉年華會,又跳又叫。他們表演地十分賣力,因為造型需要,還是穿著西裝,主唱兩度跳下舞台,讓觀眾驚呼連連。Encore時,"A Million Ways"那令人發噱的舞蹈,是當晚的highlights之一。

(PTT板友錄下的"A Million Ways"舞蹈)


肯花這麼大把銀子去參加最後一天的野台,也許就是為了看Yo La Tengo吧。其實還稱不上是他們的歌迷,專輯聽得也不熟,不過總覺得他們的現場表演一定有品質保證。整場從民謠式的小品、跳動的爵士風,到猛烈的白色噪音,他們都迎刃有餘。雖然我比較有共鳴的,還是自己原先熟悉的歌曲("Stockholm Syndrome"、"Sugarcube"、"Mr. Tough"、"The Weakest Part"、"Pass the Hatchet, I Think I'm Good Kind"、"Little Honda"),但是能夠在場,感受到每一個音符滲入全身所有的細胞,也沒有遺憾了。

嗯... 其實還是有遺憾。Yo La Tengo現場表演完後,還親切地要替樂迷簽名,不過當時已經過了午夜,隊伍又長的驚人,最後還是決定搭車回新竹了。

還有星期六的野台,非常遺憾沒有參加。據說一個法國團Sylvain Chauveau,因為出過DM的tribute專輯,竟然整場表演DM的歌曲!!!Asobi Seksu和Mercury Rev也是讓我非常期待能夠觀賞現場表演的團,唉。

拉拉雜雜寫了這麼長,最後謝謝昨天(或說今天?)幫助我的人!!!You know who you are. (hugs)

7/18/2007

The Brooklyn Follies

今天早上起床後,上山替寶玉還書;有點精神不濟,神情恍惚。

昨夜原本十二點多就打算就寢,在床上翻來覆去,一直牽掛著這本書,因為情節真的很吸引人,最後還是決定起來把它看完。

不知道在哪兒讀過別人對《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的推薦,好奇之下就預約了它,沒有想到這麼早就拿到,翻開後就一直讀下去,也不能不讀。這個禮拜我只記得戴隱形眼鏡來學校,離家前忘了把眼鏡放到包包裡;回到宿舍,摘下隱形眼鏡,眼前就是一片模糊的景象。電腦的字型可以放到最大,影像就無法看清了;聽著音樂,偶爾聊MSN,其他時間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抱著一本小說並啃之(中文字比較大,英文的paper要讀太吃力)。

為什麼這樣東拉西扯的呢?哈,因為那就是這本小說的風格呀。不過我承認,因為看了導讀,讀它的時候難免有預設立場,甚至在情節裡感受的到作者的斧鑿痕。納善先生講述的千奇百怪的故事,並不完全雜亂無章,彼此間毫無關係,卻也不是有條有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讓人完全無法預測,也許納善先生撰寫的那本《人類愚行錄》,會是所有不確定性和意外的縮影。

這本小說讓我想起昆德拉的《賦別曲》,都像是一連串事件譜出的樂章,看似紛雜,又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完整。我贊成導讀裡說的,誰說現代小說就要寫成讓人無法接近的樣子?誰說存在主義一定要諱澀難解、低迷絕望?這本書讀完,讓我不禁微笑,就算結尾的最後幾個句子,有推翻所有故事裡當時進展情形的力量。

7/06/2007

布拉格的春天

昨天在視聽中心看了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的電影版—〈布拉格的春天〉,據關門時間只有兩小時,但電影長三小時,只得不停快轉;有機會的話,也許會再一次看詳細一點。

電影缺乏了小說中的哲學討論,加強了愛情和戰爭的部分(俄國進入捷克之後,社會情況驟變的那些鏡頭,給觀眾很強烈的感受);因為讀過小說,忍不住會覺得電影拍不出原著的深度(即使是去掉哲學論述,把它當一般小說來看,也是一樣)。

電影裡看得出Tomas在對Tereza的愛和他個人處處留情的本性之間痛苦掙扎,但他殘忍的一面卻不見了;電影中的Tomas比書中的要溫柔許多,在獵豔的過程裡,有時候甚至看起來像個小丑。

Tereza溫柔、細膩的特質動人地呈現在電影裡,可惜無法交代她的成長背景、過去經歷等等,讓她變成依附Tomas的脆弱小動物;電影裡的她還有一種特殊的孩子氣;就某一方面來說,她能一開始拋下一切到布拉格找Tomas,又忍受他在戰亂前後皆然的種種脫序行為,需要很大的勇氣;如果Tereza的這一面也能傳遞給觀眾,就更好了。

Karenin這隻小狗,在電影裡可愛極了。

Sabina我覺得是在電影裡呈現比較成功的角色。她的才氣、放蕩、害怕安定,在每個動作間顯露無遺;不過電影把她和Tomas的關係浪漫化不少,後來看影評,有些觀眾誤會他們其實是相愛的,實則不然,用愛情定義他們的關係會太狹隘。

Franz的戲份少得可憐,只看得出他是個用奇怪的方式遵守自己所謂的忠貞的迂腐男子。他被Sabina的豪放激情吸引,卻自掘墳墓。在書裡、電影裡,都是個受人同情的角色。

拍成電影,書裡的事件就照時間順序出現,結局算是個小小例外。結尾的鏡頭讓我想到Coldplay"The Scientist"的MV,都是開車駛向生命的終點(不過MV倒過來拍),給人難以言喻的悵惘感受。

據說當時Kundera知道自己的小說被拍成電影時,勃然大怒;我可以理解原因:沒看過小說的話,電影很可能只被理解成一個還算精緻(而非常養眼)的愛情故事。生命的重量、偶發事件毫無邏輯地影響每個人的生活,也是讓小說踦身名著之林(我想用別的說法,但一時詞窮)很重要的部分。

推薦這部片嗎?應該還是會推薦吧... 畢竟小說不是那麼好讀,而且再害羞地強調一下,這部片... 很煽情。

7/03/2007

Lightness

"Our day-to-day life is bombarded with fortuities or, to be more precise, with the accidental meetings of people and events we call coincidences. 'Co-incidence' means that two events unexpectedly happen at the same time, they meet: Tomas appears in the hotel restaurant at the same time the radio is playing Beethoven. We do not even notice the great majority of such coincidences. If the seat Tomas occupied had been occupied by a local butcher, Tereza never would have noticed that the radio was playing Beethoven (though the meeting of Beethoven and the butcher would also have been an interesting coincidence). But her nascent love inflamed her sense of beauty, and she would never forget that music. Whenever she heard it, she would be touched. Everything going on around her at that moment would be haloed by the music and
take on its beauty."
--Milan Kundera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重讀這本書,讓我了解到為什麼會愛昆德拉,即使是未在接觸任何哲學、也沒有閃光經驗的時候,也許我一直以來都覺得人生混沌一片、沒有什麼邏輯、原則可言(lightness),很多事情只是巧合;但是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我們忍不住把很多的巧合賦予美感,迫切希望生命是有意義的(heaviness)。書中的主角各用不同的方式在lightness和heaviness間掙扎,似乎沒有一個是真正成功的。
"Human time does not turn in a circle; it runs ahead in a straight line. That is why man cannot be happy: happiness is the longing for re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