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08

溫德斯的三部電影簡介

事物的狀態
Stand der Dinge, Der


文‧溫德斯

(Wim Wenders)
1982|West Germany|B&W|121 min

「在黑白與渾沌之間
這群醒著的人,

不知道是否還要將他們稱為人
他們是那麼的沮喪,
但是毫
無辦法
他們不知道背後還隱藏了哪些危險
一切都顯得那麼恐怖」
一群衣著奇異、戴著護目鏡的人們,在沙漠中奮力前行,他們的喉嚨乾渴、步履蹣跚,孩子們甚至患了病,在這一片昏黃的空間裡,這些人的未來到底有沒有希望呢?

畫面嘎然而止,原來以上場景是電影〈世界末日〉的一部份,因為預算吃緊,被迫停止拍攝,所有的電影工作者與演員因此受困在葡萄牙的一座小島上,導演費盡心思希望找到投資者問清楚事情原委,卻徒勞無功。眼看電影重新開拍的日子遙遙無期,他們徬徨無助,試著用各種方式度過難熬的光陰卻仍除不去心中的迷惘。

溫德斯在八十年代初應美國名導演柯波拉之邀赴好萊塢執導偵探片,但拍片情況很不順利,於是他抽空拍攝了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片,反映當時整個電影攝製組流落異鄉時前途茫茫的不踏實感覺,全片對於拍電影的幕後辛酸有著相當動人的反映。晃動的影像和以環境音樂主導的配樂傳遞出不安和懸疑的感覺,是本片特出之處。 ---------------------------------------------------------------------------

漢密特
Hammet

文‧溫德斯
(Wim Wenders)
1982|USA|Color|97 min

一九七八年時,溫德斯應美國大導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之邀到美國執導〈漢密特〉,但在拍攝過程裡兩位導演在意見上有些抵觸,經過多次修改劇本後,電影終於於一九八三年上映,不過最後完成的作品只剩下百分之三十為溫德斯原創,鬱悶的溫德斯把拍攝本片時遭遇的困境間接記錄在另一部電影〈事物的狀態〉內。

本片是由Joe Gores的推理小說改編。故事描述已由偵探工作退休而改寫偵探小說的Hammet,受昔日同事Ryan之託而涉入一華裔妓女被綁架失蹤的案件,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件因而展開,這些事件光怪陸離,觀賞時十分具娛樂性。

片中角色Hammet因嗜菸酒而一身是病,即使創作只能讓他勉強餬口,思考習慣讓他在處理事情不是只有逞勇鬥狠。經由主角Hammet的雙重身份,電影除了探討真實辦案與偵探小說之間的差距,觀眾也可以看到Hammet找到自己救贖的方式。
---------------------------------------------------------------------------

里斯本的故事
Lisbon
Story

文‧溫德斯
(Wim Wenders)

1994|Germany|Color|100 min

對熟悉溫德斯作品的觀眾來說,〈里斯本的故事〉應該是一部獨特的作品;與溫德斯其他電影相比之下它顯得輕鬆寫意,配樂豐富而愉悅,是一部看完會讓人心生暖意並不由自主微笑的片子。

如同多數的公路電影一般,〈里斯本的故事〉敘述人到異地旅行的奇異感受。德國錄音師Winter受導演好友之託到里斯本進行錄音工作,但到達目的地時卻不見好友蹤影。在好友家中等待的期間,他結識了協助好友攝影的幾個孩子,和為好友電影配樂的一個爵士樂團女主唱有場美麗的邂逅,也在尋找好友的過程裡無意間和黑幫打了交道。在他拿著毛毛的大麥克風在里斯本四處錄音時,他成為這個城市的參與者,而不再只是過客。本片對旅行、聲音與影像之間的關係以及影像的真實性都有細膩動人的討論。

在〈里斯本的故事〉裡,觀眾也能聆賞到里斯本葡萄牙國寶級樂團「聖母合唱團」優美的音樂。在吸取片中光影、色彩及聲音的美妙變化時,相信觀眾可以真實體會那句主角在好友的詩集裡找到並反覆玩味的句子:「在明亮日光下,聲音也閃亮("In broad daylight, even the sounds shine.")。」



即將於清大夜貓子電影院播映,歡迎來觀賞!

4/12/2008

"U2 3D"

U2,從高中至今的半個愛團,雖然不是至愛,我腦海裡的背景音樂絕不會忘了播放他們的歌曲。

他們的精選輯"Best of 1990-2000"算是我買下的第一張純搖滾專輯,不過小時候不太識貨,也因為該選輯裡採用的是一些奇怪的remix而非原曲,到手不久就轉賣掉了。後來我知道U2音樂最精彩的部分大多落在80年代,才購入"Best of 1980-1990",自此進入他們充滿社會意識和宗教隱喻的音樂世界。

聽他們的音樂是成長過程中的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溫習The Edge綿長卻清脆如銀鈴的吉他演奏和Bono性感到達煽情等級的聲音。

這次看到ptt電影板上湊"U2 3D"的團體票,從沒合購過的我不加思索立刻就加入行列,看完電影後,更加感謝主辦人的辛勞,讓我度過這85分鐘無法言喻的美好。

我不知道該如何用拙劣文字記下這部這部電影/演唱會的觀後感,先寫下印象深刻的部分。

U2進場前,鏡頭帶到騷動的觀眾席,接著演唱會以"Vertigo"開場,個人並不是特別喜愛這首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覺得氣氛尚未炒熱。第二首的"Beautiful Day"音效好像出了問題,The Edge的吉他悶悶的發不出聲音,整首歌充滿Adam低沈的bass聲,Bono又把它唱得有些破碎,接近歌曲尾聲時我竟然昏昏欲睡起來。

聽到"New Year's Day"的鋼琴前奏,宛如興奮劑注入血液,整個人活了過來。為什麼一首已有四分之一個世紀歷史的歌曲有這麼難以抵擋的魔力呢?我目不轉睛看著一邊彈琴一邊刷吉他的The Edge,嗓子早已沙啞的Bono在此處的歌聲依然迷人... Nothing changes on "New Year's Day"。

此後就是一首接著一首的金曲。我原本以為多數歌曲會來自2004的專輯"How to Dismantle an Atomic Bomb",很高興聽到更多以前的作品。"Sunday Bloody Sunday"直接接到"Bullet the Blue Sky"的橋段棒極了,沸騰的情緒得以延續。"Where the Streets Have No Name"以原調演奏,是意外的驚喜;現場版的"The Fly"感染力滿分。

影片裡必定不會缺少Bono呼籲樂迷實踐人道關懷的部分,唱完"Miss Sarajevo"時,Bono念了一段"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舞台上的投影也經常出現警世文字和動畫,我最喜歡的是一顆跳動的愛心。

既然是3D電影,視覺享受比一般的演唱會錄影更提升一級。立體效果讓我有時候感覺彷彿可以觸摸到團員,但不時變換的鏡頭又讓我從頭至尾都知道這是虛幻的場景。我相當喜歡攝影機從上至下拍攝Larry的鼓陣,當Larry的鼓棒打到鈸的時候,它晃動的影像是半透明的,十分特別;也喜歡在不知道是在"Sunday Bloody Sunday"還是"Bullet the Blue Sky"的時候,Bono的白色舞台投影和The Edge一起在舞台上唱歌的畫面。

順便一提,Adam的鏡頭不少喔,他是我最愛的U2團員。Bono突然捧起他的臉,獻上一吻的動作好可愛。

此生一定要看一次U2演唱會!也要為這個世界盡點心力。

"The Fly" (果然沒有立體眼鏡,平面影像蠻古怪的)

4/10/2008

罪惡與信仰的雙人舞--Depeche Mode的"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


現在我尋求的不是赦免
也並非對我行為的諒解
只是當你妄下定論之前
先試著追隨我的腳步

你必定會在我走過的步伐間踉蹌
犯下與我相同的錯誤
--Depeche Mode "Walking in My Shoes"
與我同行
開啟妳敏感的雙唇
對我訴說
伸出妳細緻的雙手
來感覺我
我再也無法隱藏自己
--Depeche Mode "Rush"
女孩,帶我進入妳的黑暗吧
當這個世界正無所不用其極地讓我失望透頂
只要妳一次撫觸
我將無比喜悅
--Depeche Mode "One Caress"
把"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的CD放進播放器裡,傳進耳道的是持續八秒的電子噪音,接著Martin勉力刷吉他弦的音符出現,真實的鼓聲取代電子鼓開啟了"I Feel You"這專輯的開場曲。你皺起眉頭,這真的是Depeche Mode嗎?

你翻看樂團為專輯拍攝的宣傳照,發現Dave彷彿變了一個人,他不再是那個白淨與性感兼具的大男孩,而留起了長髮,蓄了山羊鬍,掉了不少體重,眼光深邃地如同一處黑洞,把人吸進無以名狀的世界裡;Martin的一頭金髮比平時更蓬亂,表情木然;Alan美麗的臉龐上添了一絲冷酷。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改變呢?

在專輯"Violator"在1990年獲得空前的成功之後,Depeche Mode決定暫時休息一陣子,其間除了Martin為溫德斯的電影"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錄製的歌曲"Death's Door"與Alan以個人名義(Recoil)發行的專輯"Bloodline"以外,到1993年前沒有推出新作。

當成員於1992年聚首時,Alan、Martin和Fletch都為Dave的改變大為驚訝。搬到美國的Dave,除了外在的轉變,也目睹了由Nirvana帶起的Grunge音樂風潮,他希望成為搖滾英雄,也期待樂團做出「搖滾化」的專輯。

錄音過程不算順利,樂團成員間衝突不斷,許多問題隨著"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的宣傳和巡迴逐漸浮上檯面:Dave的藥物問題、Martin的酗酒、Andy的憂鬱症、Alan攬下大部分的工作卻未得到應有的報酬而心生不滿...

這樣一張在混亂中而生的作品,卻是我最常推薦給聽搖滾樂朋友的DM專輯,即使它從很多方面來看都不完美(詳細情形在逐曲介紹裡敘述)。主要原因除了曲風,還有歌曲內沸騰的激情。以做電子樂聞名的DM,即使歌詞深刻而強烈,實驗性也高,其他作品中還是沒有"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因內部問題所生的巨大張力。雖然DM失去了節奏清晰的風格,本專輯裡吉他和電子音效交織成聖歌般的氛圍,非常獨特。歌詞也變得更加露骨,情感濃郁。

Depeche Mode還於1994年發行這張專輯的現場版本"Songs of Faith and Devotion Live",這張專輯的歌曲的現場版本確實比錄音室作品優秀甚多,不過不如直接購買演唱會DVD"Devotional"吧,之後會介紹。

"I Feel You"


"Walking in My Shoes" (以神職人員為主角,在美國被禁播)


"Condemnation" (這是DM最不受喜愛的MV之一,我同意)


"In Your Room (Single Version)"(手銬、腳鐐... 嗯...)


Tracklist:

1. "I Feel You" – 4:35
專輯的第一主打,老實說我不太喜歡,太不像DM的歌,而且94年之後的現場版本害我對它的印象越來越差。

2. "Walking in My Shoes" – 5:35
這是我第二喜歡的DM歌曲,歌詞非常真實,不論是Dave的歌聲、Martin的和聲、整首歌的旋律、吉他riffs都很完美。

3. "Condemnation" – 3:20
這首歌毀譽參半,個人偏向不喜歡的那一邊。Dave嘗試想放感情唱歌,不過太用力了有些刺耳,他還是適合冷血吧,曲末Martin的呢喃倒是挺好聽的,歌詞也很不錯。

4. "Mercy in You" – 4:17
一首由吉他主導的曲子,後半段突然變得激昂。

5. "Judas" – 5:14
Martin情歌,請見舊文

6. "In Your Room" – 6:26
愛歌又一首,請大家一定要聽專輯版,單曲版把這首歌的氣氛破壞殆盡,很可惜。

7. "Get Right with Me" – 3:52
"SOFAD"專輯讓我比較不滿的地方是開始使用和音天使,當然這樣歌曲會更有靈魂樂的感覺,不過Martin和音就是最好的狀態了,不需要其他的。這首歌結尾處有一小段instrumental接續到"Rush"。

8. "Rush" – 4:37
讓人害羞的歌詞,少數整首歌都由Dave主唱而沒有Martin的聲音,很有力量的一首歌,我很喜歡,尤其是現場的版本。

9. "One Caress" – 3:32
溫柔、真摯、感人的Martin式情歌,背景的弦樂更襯出迷戀的美好。

10. "Higher Love" – 5:56
Magical song! 如同歌名一般,將人提升到某種更高的境界。

評分:8/10 (現場版我會給更高分,聽過"Devotional"後,就不常聽"SOFAD"了)